框架柱頂預應力筋采用鋼絲束半粘結式錨固體系時,為了便于施工,可事先將預應力筋各部件組成預應力筋組裝件,然后隨著框架柱的施工分階段進行就位固定。其施工要點如下:
1、下層框架梁澆筑混凝土前,將預應力筋組裝件的固定端按設計位置埋入柱內固定,端部錨板應與柱鋼筋焊牢。預應力筋組裝件上部可用支架進行臨時固定,待混凝土澆筑至梁面時,將組裝件的螺旋管輕輕壓入新澆筑的混凝土內約100mm。
2、框架柱鋼筋綁扎后,將預應力筋組裝件按設計位置進行固定,并在距下層梁面約50~100mm處用塑料弧形壓板留設灌漿孔,再用塑料管引出柱外,繼續(xù)澆筑混凝土至上層梁底的施工縫處。
3、綁扎柱頂鋼筋的同時,按設計坐標位置固定預應力筋組裝件,并使螺旋管上口伸入預埋鋼板孔內,然后用膠帶紙封裹接口。澆筑柱頂混凝土時,盡量提緊鋼絲束,并使用錨板緊貼預埋鋼板,以保證柱的標高,端部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,并確保預應力筋組裝件位置正確,不得向外偏移,以防張拉時柱角劈裂。
4、預應力筋張拉。千斤頂立放,配有專用張拉套筒與錨板式墩頭錨具相連接,張拉到噸位后,用兩片半圓環(huán)墊片間應留出5mm左右孔隙,作為灌漿時的泌水孔。
5、豎向孔道灌漿,一般可按常規(guī)方法進行。為使柱頂孔道灌漿飽滿密實,在灌漿嘴處裝一閥門,灌漿完畢后在穩(wěn)壓的情況下,關閉灌漿嘴上閥門,彎折并扎緊灌漿孔處的塑料管,以防止豎向孔道內水泥漿倒流。此外,灌漿前在柱頂錨具處還設置有簡易灌漿罩,灌漿時水泥漿從錨具的排氣孔和半圓環(huán)墊板縫隙處噴出,填滿灌漿罩。停止灌漿后,罩內水泥漿能補充因泌水引起的孔隙,使豎向孔道水泥漿飽滿。